财联社(南京 ,记者 贾晓宁)讯 。4月13日永安林业控股股东福建省永安集团与中林控股签订合资协议 !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9.27%股票出资与中林控股设立合资公司――中林(永安)控股有限公司 ,并由中林控股作为合资公司的控股股东(持股比例为51%) 。本次权益变动后 !永安林业实际控制人将由永安市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,
实控人变更的同时 ,永安林业还宣布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福建森源家具100%股权 。这家子公司当年是永安林业斥资近13亿元收购!但近两年已经因为巨额亏损严重影响到了上市公司业绩,
而近年来永安林业业绩亦表现不佳,公司业绩预报显示 。2019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亏损1.60亿元至2.40亿元 !
且从2009年至2018年,永安林业除2015年实现扣非净利润0.34亿元以外。其余9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均未负值 !可以说是“十年九亏” ,
分析人士认为,永安林业此次实控人变为国资委。同时又处理了子公司资产!目的与公司保壳有关 ,
根据公告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五亿元,其中永林集团以所持有的永林股份19.27%股份认缴合资公司2.45亿元注册资本(如出资股票的作价高于2.45亿元 。其中2.45亿元用于认缴合资公司的等额注册资本 !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),
中林控股以现金出资 ,认缴合资公司2.55亿元注册资本 。合资公司成立后!中林控股将持有合资公司51%股权 ,永林集团持有49%股权。
本次权益变动后,合资公司将直接持有永安林业6488.5万股 。占永安林业总股本的19.27% !并将通过表决权委托的方式获得永安林业1678.45万股股票对应的表决权,占永安林业总股本的4.99%。因此合资公司拥有可支配表决权比例占永安林业总股本将达到24.26% !成为公司单一拥有表决权份额最大的股东,
此外本次权益变动后,公司控股股东将由永林集团变更为合资公司。中林控股将通过合资公司间接控制公司!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永安市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,
永安林业实控人将变更为国资委 为保壳“割肉”转让亏损的森源家具_随缘企登
而本次实控人改变 ,将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。是否能改变公司之前业绩持续亏损的状况?对此 !财联社记者联系永安林业,但并未获得回复。
永安林业1996年12月6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,是全国首家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上市公司。
但最近几年永安林业的经营情况堪忧,公司2019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.60亿元至2.40亿元。
!对于业绩亏损,永安林业解释称:一是木材受采伐政策的影响 。产量仍然较低;二是受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及中美贸易战摩擦影响 !纤维板、家具市场需求不旺,经营利润下降;三是计提坏账准备、存货等资产减值准备金 。
实际上这也是永安林业归属净利润连续第二年亏损 ,保壳已经迫在眉睫。
!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,永安林业扣非净利润长期亏损。说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弱!央企入主之后 ,能否改变这种情况还有待观察。
实控人变更的同时,永安林业还宣布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福建森源家具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森源家具”)100%股权。
永安林业实控人将变更为国资委 为保壳“割肉”转让亏损的森源家具_随缘企登
2015年永安林业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森源家具合计100%股权 ,其中发行股份支付12.4999亿元 。现金支付5000万元 !
收购完成后森源家具一度成为永安林业主要的利润来源,2015年、2016年、2017年 。森源家具分别实现净利润1.10亿元、1.52亿元、1.09亿元 !基本完成了被收购时的业绩承诺,
不过好景不长 ,业绩承诺期过后 。森源家具业绩就出现大变脸!2018年、2019年,森源家具净利润分别亏损3.06亿元、1.36亿元。2018年因为森源家具业绩下滑!永安林业计提商誉减值准备9.24亿元 ,造成公司归属净利润亏损13.30亿元。而当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仅为7.5亿元!而除了业绩下滑之外,森源家具还被曝出存在违规担保以及2016、2017年度部分收入、成本和费用确认不准确等问题。
对于此次挂牌转让 ,永安林业解释称。由于森源家具近年来连续亏损!转让公司所持森源家具股权 ,有利于减少森源家具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。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 !提高公司资产的运营效率 ,本次转让森源家具股权是公司经营发展需要。有利于公司进行业务调整!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,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。
公告显示森源家具本次交易挂牌价格不低于经国资备案的评估值,转让价格以实际成交价为准。截止2019年12月31日!森源家具100%股权账面价值为2.79亿元 ,评估价值为2.63亿元。与当年的收购价相距甚远 !
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,森源家具近几年业绩持续不佳。并在经营上曝出违规 !严重拖累了上市公司 ,目前永安林业为了保壳。出售持续亏损子公司 !属于自救行为 ,收购子公司5年。资产缩水近8倍!这样的尴尬也给上市公司提醒 ,并购时还是应该擦亮眼睛。要对行业有长远的规划和思考!同时要对子公司进行有效控制,